

毕节:磷煤化工春潮涌绿色发展画卷新
2025-05-16 11:39:30 来源:中国能源网 字体: 默认 大 超大
初夏时节,绿意更浓,在毕节这片热潮涌动的沃土上,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脉搏在跃动,绿色发展的铿锵凯歌在奏响。
在乌江上游,位于黔西市的贵州黔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黔希化工”)正依托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与下游产业链有效衔接,实现能源共享;位于织金县的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国家电投贵州金元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等项目正有序建设;在夜郎腹地,位于赫章县的黄家山煤矿,挖掘机轰鸣声此起彼伏,运输车辆往来穿梭……
国家电投贵州金元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
当绿色发展成为新时代产业振兴探索的关键课题,毕节市磷煤化工领域项目建设正因地制宜实现提质增效,因势利导实现产业转型,构建完善产业生态圈,为打造百亿级磷煤化工产业集群打牢基础,努力交出毕节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底色更亮、成色更足的新型工业化答卷。
产业集群“聚”新力
从空中俯瞰黔希化工产业园区,只见管塔林立,新型化工设备交错纵横。总投资63亿元的黔希化工是一家以生产乙二醇为主的新型现代煤化工企业。企业依托黔西丰富的煤炭资源,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工艺,每年可生产优等品乙二醇30万吨及部分副产品。
工人在黔希化工厂区检修设备
走进黔希化工中央控制室,近30台电脑屏幕上分别显示着DMO合成、DMO精馏、乙二醇合成、乙二醇精馏等各个单元的生产情况。“这里是工厂的大脑,精准控制着整个厂区的设备和工序。”负责人郭全伟介绍,如果生产数据显示偏差,控制台就会发出警告,让技术人员及时调整校正。
郭全伟说,精细化的生产流程和智慧化的监控指导系统不仅有利于提高上游资源利用率,还有助于监控排放情况,为下游企业提供参考。
紧挨着黔希化工的贵州锂想时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中间体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公司主要利用黔希化工的蒸汽、循环水、仪表空气、氮气等公用工程和上海蕙黔新材料公司生产的碳酸二甲酯等为原材料生产碳酸甲乙酯,用于新能源锂电池的开发。
贵州锂想时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厂区
贵州锂想时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泳达说:“我们正是看中了以黔希化工为主导的工业园区集聚优势和毕节市辐射西南地区的区位优势才选中了这里。”
贵州锂想时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调试设备
以龙头促延链,在黔希化工的带动下,贵州锂想时代、上海蕙黔新材料公司、黔孚气体(贵州)有限公司等企业充分利用黔希化工的管网、产品、废气等为原材料,既大大节约了建设和生产的成本,又充分利用了上游企业的生产资源,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优势互补、循环发展的产业集群。
转型发展“焕”新篇
在织金县茶店乡中石化织金50万吨/年PGA(聚乙醇酸)项目建设现场,挖掘机、铲车、推土机、大卡车来回穿梭,机械的轰鸣声不断传来,场平工作正热火朝天地进行。
国家电投贵州金元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工作人员在机房安装设备
“现在主体场平和边坡支护已完成,我们正抢抓工期开展下一步建设。”该项目施工管理部负责人曹景海介绍,项目落地以来,他们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科学组织施工,全力保障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近年来,毕节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紧紧围绕把产业结构调优、制造能力调强、质量效益调高的目标,全面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加快推动煤炭资源转化利用,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引擎,推动打造新型能源化工基地。
在PGA项目稳步推进的同时,在数十公里外的织金县珠藏镇,国家电投贵州金元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收尾建设。
该项目装机容量2×660MW(兆瓦),占地面积近120公顷,采用世界首台660兆瓦超超临界W火焰锅炉,引入新技术、新工艺,以实现对织金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据悉,该锅炉系统不仅实现了蒸汽锅炉的自动控制、工况监控、历史数据记录、实时趋势等常规的图文显示及监控功能,还具备故障自检测、故障报警、故障处理等功能,确保了锅炉安全可靠运行。与传统燃油机组相比,在同等燃料消耗下,该项目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53%,氮氧化物、硫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下降90%以上。通过“油改气”,每年可节约燃料采购成本600余万元,实现了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项目计划总投资52.12亿元,建成投用后,年发电量可达60亿千瓦时,届时将采取煤电深度联营的方式运营,致力于打造贵州省第一批集“风光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的高效清洁能源产业基地。
服务保障“护”新路
重大项目有力推进,体制机制保驾护航。
在赫章县妈姑镇黄家山煤矿,工人正在抢抓施工期,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去年,我们原煤产量86万吨、工程煤65万吨,预计今年原煤产量能达110万吨。”黄家山煤矿矿长李广林说。
近年来,毕节市为确保威赫电厂电煤供应,实现大煤保大电目标,抢抓贵州省“富矿精开”政策机遇,采取“两统两抓”快速推进黄家山露天煤矿项目建设。
项目落地以来,赫章县设置专班主抓手续办理,下发《赫章县黄家山煤矿露天开采项目推进方案》,成立指挥部,由水务、自然资源、环保、能源等相关部门派专员组成6个工作组,负责黄家山煤矿露天开采项目建设,推进矿区服务工作。
为此,专班特地制作了《赫章县妈姑镇黄家山煤矿露天开采项目工作作战图》,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倒排工期推进,对手续办理工作实行周调度,对工作滞后的单位进行提示约谈。项目手续办理从2023年初启动,一年内获得《初步设计》《安全设施设计》等40余个报告的批复,2023年底获得采矿许可证,2024年初获得开工备案并启动建设,实现了重大项目当年申报、当年获批的高效服务。
据悉,黄家山煤矿露天开采项目的建设,将使赫章县妈姑镇3000多户农户搬离沉陷区,矿区3000余亩破碎土地得到生态修复。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税收4亿元,直接带动1000人、辐射带动2000人以上就业。
此外,黄家山煤矿还大力开展边坡绿化。2024年,已绿化面积195亩,2025年计划绿化260亩,种植三叶草和黑麦草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在山绿水清的乌蒙山麓,发展春潮正在激荡。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毕节市正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产业集聚强链,以创新谋划转型,以机制护航发展,在磷煤化工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毕节速度”。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