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2025-05-16 10:29:52 来源:陕西日报 字体: 默认 大 超大
近年来,陕西多维度厚植生态底色,在生态优势、地方特色、服务建设等方面做足“山水文章”,逐“绿”前行,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全国12个地区开展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商洛市是试点地区之一。如何为西北乃至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更多的“陕西方案”?笔者认为要做好三篇文章。
发挥生态优势,在生态产品调查、评价上做文章。加快创新生态产品调查、监测和评价方式,可以有效破解生态产品“度量难”问题。如商洛市建成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与碳汇评估平台,实现一个度量标准、一个信息库、一个展示平台、一键自动核算;汉中市积极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开发了本地化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模型,涵盖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多类指标。
突出地方特色,在生产经营上做文章。以融合发展促进文旅繁荣,以生态产权交易激活“沉睡”资源,让生态产品尽显其价值。如“留坝县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生态保护与价值实现协同发展案例”作为陕西经验首次入选自然资源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安康富硒茶”通过了欧盟有机认证;榆林市开发全国首单淤地坝碳汇交易……这些探索实践有力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加强服务建设,在要素保障上做文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周期长、见效慢,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平台化交易、绿色金融创新等机制,可以加快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目前,陕西已制定生态保护纵向综合补偿、公共资源交易信用管理等一系列地方标准,激发市、县生态环境保护内生动力,逐步将自然资源、排污权交易等纳入市场化平台。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深入践行“两山论”,一方面,需通过生态产业化激活资源价值,推动生态资源高效转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需统筹全域推进和重点突破,持续畅通金融、技术、人才等要素保障通道,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胜势。
推荐文章